我一直想在照片中表现我女儿个性中的一个特点,那就是她超强的独立。
在我们去塔州旅游的时候,这个机会偶然出现了。当时我们在一个树林边游玩,本来我要带她去看动物,但她显然更愿意一个人玩。
她似乎被地上的什么吸引住了,当时她的身后是黝黑的森林,光线已经很微弱了。我突然感觉到,这正是我寻找的那个场景。
我后退了许多,趴到草地上,让相机贴在地面取景。我把我的 Canon 24-105mm f4 lens 打在 105mm 的焦段上,对准女儿测光。
为什么我要这样做呢?
- 测光点选择:我希望让场景和人物的反差更明显一些。如果对准背景测光,画面就会明亮许多,地面上的草甚至会过曝。
- 105 mm 焦距:我想通过这个焦段的压缩,让背景显得更近一些。
- 增加我跟主体之间的距离:我的目的是强调跟背景中的树林相比,她是多么的弱小。为了让这些树呈现出“24mm 那么广的视角”,我得后退相当远。我一般比较喜欢使用广角拍,喜欢在照片中交待环境。
- 趴到地上拍:为了让孩子出现在画面的最下端,这样对比更加强烈。
对这张照片,我有两种后期方向:
- 讲述我头脑中的那个故事,在一个庞大得吓人的森林前的小姑娘,陶醉在自己的探索历险中。
- 使用我常用的一些预设,来表现一个欢快的场景。
我认为,后期编辑不只是一个个人口味的问题,也是一个帮助你讲述自己想表达的故事的过程。
最终的照片:
我的具体做法有(作者没有注明,但从描述看来是用的 LR 做后期):
- 保持原片的曝光基本不变
- 让背景色温稍冷,下方人物周围色温稍暖
- 让色调偏冷,以保留黄昏的感觉
- 调高清晰度让背景中的树更突出
- 阴影稍稍提亮,让暗部更多树木的细节显现出来
- 用曲线把白色和高光找出来
- 降低绿色的饱和度,因为此前的步骤调整后照片有点太黄了
- 降低明度让照片色彩更饱满更暗
- 在底部用一个渐变滤镜来增加曝光,突出白色
- 加暗角让照片更有情绪
- 使用色调分离,让高光更暖,阴影更绿/蓝
- 在相机校正中让绿色变得“更绿”
下面这个是我平常使用的编辑风格:
整体更暖,更饱和。白平衡比较正常,阴影部分提亮很多。曲线中的 RGB 跟前面的调法基本一致,但我单独调整了红色曲线,为照片带来更多的暖色调。
这样一来,照片讲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。还是一个萌萌的小家伙,还是在同样的位置,但背景中的树林不再那么可怕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快乐的小盆友在开心地玩耍。
将二者并排在一起来对比:
一些小提示:
在开始做后期之前,你要知道自己想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。如果还不够直观,不妨强迫自己给自己的照片取一个名字。如果你发现取不出来,想想看,是不是你的故事还不够明确?
一旦你有了这个故事,就好办了。
白平衡的局部或者全局应用
根据需要,可能有的局部需要加蓝,有的则需要加黄。
增加或者降低饱和
欢快的照片可以增加饱和,如果想表现一个故事,饱和度低一些更合适。
根据情况处理阴影部分
如果环境中的细节对你的故事重要,就应该提亮它们。
清晰度的选择
如果需要质感,可以增加清晰度。如果想表面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,减少清晰度 -5 甚至更多。
色相饱和度调整
调整色相来获得暖色或者冷色。
如果某种色彩比较分散注意,或者想强调某种色彩,使用降低或者增加饱和度。
使用明度来获得更丰富的色彩或者提亮色彩。
使用相机校正来进一步调色
使用红或者绿滑动条来调节照片中的绿色。
使用蓝色饱和度滑动条来增加暖色调,方便对皮肤颜色进行调整而不会影响整个照片的饱和度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